【親子共讀】兒科醫師:出生就要開始唸故事給寶寶聽!親子共讀,讓腦部更靈活

14 2023 Apr
【親子共讀】兒科醫師:出生就要開始唸故事給寶寶聽!親子共讀,讓腦部更靈活

為什麼兒科醫師要推廣親子共讀?不是因為越早看書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點,而是要把握三歲前80%的腦部發展,藉由爸爸媽媽大聲為孩子朗讀,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,更可以促進孩子的腦神經接收訊息,讓腦部健康發展。

 

孩子的大腦在三歲前會完成80%的發展,所以「親子共讀」是兒科醫師非常推薦的親子活動;「閱讀為醫囑,童書為處方(Reach and Read,簡稱ROR)」計畫,也鼓勵兒科醫師在每次的健兒

門診中,建議、提供父母適合不同階段幼兒閱讀的童書及方法。

 

台灣落實親子共讀的家庭只有澳洲的一半,每週會唸四次故事書給幼兒聽的家長不到三成,許多家庭沒有兒童閱讀的習慣,甚至會用3C產品來取代父母的陪伴。因此台北市醫師公會結合了台北長庚醫院、馬偕兒童醫院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,共同拍攝了一系列公益親子共讀示範衛教片,由推廣親子共讀多年的兒科醫師們和熱心的家長帶領幼兒示範,影片中以分齡解說來建議家長如何從出生即展開親子共讀。

 

盡早親子共讀,幫助幼兒大腦發展

「聽」與「看」繪本是兩件事,訓練的注意力也不同,無法互相取代。閱讀時要注意保持30~40公分的距離,但,共讀,是在熟悉「書」這個玩具,需要家長大聲、動人的唸,並與小孩互動,而非只是聽故事而

已。

 

嬰幼兒時期的親子共讀,並不著重在認知學習,而是透過唸故事書,培養親子互動的感情,避免習慣性的依賴3C(電腦、電視、手機)保母,減少藍光對視力的損害。父母的聲音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有強大的影響力,透過說故事、唱兒歌及唸童謠都會再親子之間產生親暱愉悅的作用,除了能增加幼兒智能發展、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及學習力,更有益於幼兒語言發展!

 

分齡親子共讀的技巧

 

親子共讀有什麼好處?

1.「親子共讀」被視為可促進兒童語文能力發展的一項重要家庭活動。孩子3歲以前完成腦部80%的發展,而兒童早期閱讀可以促進孩童腦部發展、語言發展及情緒社交表達能力,減少3C褓姆的依賴,增加家庭親子互動的時間。 

2. 無論孩子家庭背景如何,由醫療系統來推廣親子共讀,可以讓所有孩子享有均等的優質成長機會,甚至對於健康素養(Health Literacy)有關鍵性的影響,對個人終身健康影響甚鉅。

3. 推廣親子共讀可扭轉弱勢家庭宿命,幫助弱勢家庭孩童得到足夠的教育,改善成年後的社經地位。如果嬰幼兒處於貧乏的閱讀環境與文化刺激,學齡前家庭口語互動少、認知差,到了學齡期容易因閱讀差、成績差、成就感差,而產生中輟生、反社會行為、吸毒、未婚生子、藥物濫用、自殺率增加等青少年問題;日後成年期社會成就低,容易產生反社會人格,也容易產生家庭暴力和虐兒事件。

 

沒有共讀,只用3C保母育兒的風險

1. 親子間的社會和語言互動,可以促進幼兒腦部前額葉的活化,電子書無法取代。學習發展時希望能接觸多重刺激,而非只有影像、平面刺激,看電視學習和實際與人交談互動的意義不一樣。

2. 嬰幼兒及兒童沒有能力把視覺上的經驗轉換到現實的生活上,偏偏這些時期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時刻,所以嬰幼童應避免打電玩、使用智慧手機、平板電腦等影音設備,以免耽誤了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。

3. 根據美國衛生研究院(NIH)的分析研究,每天看螢幕超過2小時的兒童,在思考和語言上的表現較差。兒童每天盯著螢幕看的時間若超過7個小時,腦部就會呈現不同的紋路,而且大腦的皮質會變薄,可能影響情緒、心理和認知功能

4. 電視、電腦或號稱互動式遊戲都是設定好的情境,與真實世界有很大差異,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的兒童,最擔心會脫離現實,被設定的情境框架住,且越小年紀就開始長期使用3C產品,越容易成癮。

 

兒科醫師的提醒

我們希望每一位父母,在寶寶出生之後,就認識親子共讀的好處。

親子共讀可以從出生就開始,當新生的寶寶清醒時,請常常看著他的臉、跟他說話 。寶寶很喜歡聽父母關愛的聲音,用手指著圖畫說明內容給寶寶聽,並且回應寶寶發出的任何聲音,這可是父母和寶寶最早期的對話呢!

寶寶喜歡聽的是父母的聲音,共讀的目的是讓寶寶喜歡書本、習慣聽故事,這種能力的養成,絕對不是3C產品所能取代的。

從每天10-15分鐘和寶寶共讀的互動中,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滿滿的關愛!

 

 

文章出處:

https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-detail?id=11812

忘記了你的密碼嗎?請撥打服務專線03-6675000,與我們連絡。